编者按:5月30日,《广西日报》报道《<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南宁片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南宁成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第一个通过规划评审的片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率先列入规划,成为推动面向东盟集聚数字产业生态的“排头兵”,将助力开启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是广西着力打造的中国—东盟产能与投资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涉及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百色、崇左7个设区市现有各类园区。其中,南宁片区以打造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为主要任务,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和科技研发、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
南宁片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是南宁市“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的承载地,涵盖南宁五象新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东部新城、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江南片区等多个高质量发展产业核心区域。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是广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发展重大部署,构建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而设立。合作区建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得益于各项政策效应加快释放,列入合作区的产业园区企业在税收优惠、研发资助等方面将获得有力支持,这份实实在在的政策“大礼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发展优势,支持产业更加有效地发展。
亮点政策一:五免五减半。对重点支持的产业争取列入国家《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对入驻合作区产业园区的转移产业法人企业,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年度起,第1年至第5年免征、第6年至第10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亮点政策二:资助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自治区每年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按有关政策给予财政资金资助。对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和制造业创新成果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项目,自治区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 5000 万元。支持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生态建设,对列入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已被列入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十四五”规划,自治区重大统筹项目、“双百双新”项目以及广西信创“一心一轴一廊”发展规划核心项目。自治区政府在2022年5月还印发了《支持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发建设的若干政策》,通过资金、用电、人才、融资、对外交流、营商环境、通信服务等领域支持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作为首批列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规划的园区,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园将抓住和用好这一历史性机遇,借助各项优势政策合力,加快推动各项政策应用实施,强化政策转化细化,不断为入园企业扩宽更加有效的发展的空间,以更大的信心决心、更高的质量效率、更实的行动举措,共建共享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